防水补漏
影响建筑安全的“第一杀手”--地下建筑渗漏-泰邦防水深圳分公司
先做后付费
无损免砸砖防水补漏维修
电影《夺命地铁》出现的地下水灾难让人记忆深刻:莫斯科发生河水倒灌,载有数百名乘客的地铁列车陷入洪水之中,地下隧道即将崩溃……。而引发大灾难的却是地铁隧道某个点出现渗漏的天花板。现实世界中,建筑渗漏,正在慢慢侵蚀建筑的安全。小到地下室渗漏引发管理纠纷,大到地铁渗漏、隧道渗漏,甚至高层建筑倒塌,地下建筑渗漏现象在我国并不少见。
1.身边的隐形“炸弹”
清华大学副教授程晓辉的研究方向是土木工程技术,在他的研究工作和工程实践中多有碰到地下建筑渗漏的事故。在程晓辉看来,地下建筑渗漏已经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公路隧道和地下水丰富地区的地铁车站施工和运营期间常会出现渗漏。
2012年,北京“7·21”暴雨,新建地铁10号线的22个地铁站,就有20个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今年7月,中国建筑防水协会联合相关机构发布了《2013年全国建筑渗漏状况调查项目报告》,报告显示,地下建筑渗漏率达到57.51%,个别城市如重庆、无锡等地,甚至为100%。
地下渗漏可以导致地面塌陷、降低建筑寿命、危害建筑安全。不过,相较于垮塌等建筑事故,地下渗漏水对建筑工程的侵蚀是缓慢的,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其危害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 也正是如此,有专家向记者表示,地下渗漏对人身及财产安全的潜在威胁更大,如不采取措施,就像在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2. 结构防水“悄然隐身”
地下结构是建筑的基础结构,是影响建筑安全的第一要素。而设计和施工不当,经常是造成渗漏的根源。“地下建筑物往往有很多接缝,土层的不均匀沉降也会导致裂缝。”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教授廖少明说,地下工程会造成土体扰动,如果不从结构下功夫,建筑物有可能发生变形,进而引发渗漏。 廖少明说,防水和整个隧道的建设过程密切相关,隧道的拼装、施工过程,都会影响日后的渗漏水状况,“将来是否会渗漏以及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都要依靠前期的过程”。
因此,从结构上进行防水,就变得非常有必要。《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也明确指出,建筑地下防水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结构主体防水,二是细部构造防水。 不过,在实际工程防水中,结构防水却“悄然隐身”,而附着在结构外面的“防水层”却成了“主角”。长久以来,多数人将地下工程防水等同于防水材料的使用。
